北京市文聯到遼寧首個大學文聯——我校開展調研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促進京沈雙方文藝文聯工作交流互動,6月17日,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馬新明一行,沈陽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齊海濤一行來到我校開展調研交流。會議圍繞文藝創作、文化傳承、校地合作、高校文聯建設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并召開北京市文聯、沈陽市文聯戰略合作簽約暨推動文藝文聯工作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沈陽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伯紹陽,我校副校長、我校文聯主席王東輝,以及北京市文聯、沈陽市文聯、“遼傳”文聯有關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現場

會上,齊海濤對北京市文聯來沈調研表示熱烈歡迎,齊海濤介紹道,沈陽市文聯堅持立足沈陽厚重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用文藝形式記錄發展脈動,用文藝人才支撐創新蛻變,用文藝服務豐富幸福生活,她表示,期待兩地文聯攜手同行,在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征程中,書寫更多溫暖人心、激蕩時代的精彩篇章。同時,她還介紹,“遼傳”文聯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繁榮文藝事業的初心,積極搭建校地文藝交流平臺,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精品化活動,為沈陽文藝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馬新明

沈陽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齊海濤

我校副校長、文聯主席王東輝

王東輝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和文聯主要工作,她表示,“遼傳”文聯是遼寧省首個高校文聯,也是市文聯第一個高校團體會員,文聯自成立以來,緊密圍繞學校發展大局,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在文藝創作、文化傳承、美育實踐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學校依托 “政產學研用” 協同育人模式,將“項目式教學”與“展、賽、演、播” 實踐載體創新融合,不僅為學生打造了優質的成長環境,助力畢業生實現從“畢業即就業”到“就業即提升” 的跨越。在此基礎上,“遼傳”文聯主動作為,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搭建起豐富多元的文藝實踐平臺。在書法、攝影、舞蹈等多個藝術領域,斬獲國家級、省級多個獎項,充分彰顯了學校在文藝領域的深厚實力與創新活力。

學校充分發揮文化傳承與社會服務的重要作用,致力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傳播,依托學校自建非遺數字博物館,構建涵蓋舞臺劇、廣播劇、服裝展演、文創開發等多元形式的非遺教育實踐體系,不斷為非遺文化傳承注入創新活力。其中,遼寧傳媒學院“非遺華服”服飾展演多次受邀參與由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沈陽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主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進一步推動了非遺文化與現代社會的深度融合。

“非遺華服”服飾展演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華服”展演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華服”展演

為傳承民族文化,助力中華傳統文化繁榮發展,學校深耕民族題材文藝作品創作,聚焦錫伯族文化,組織師生深入挖掘錫伯族歷史與精神內核,持續推出《大西遷》《守疆筑渠》等精品劇目,生動展現民族發展歷程與愛國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錫伯族舞蹈節目受邀參加遼視春晚,向全國觀眾展示民族舞蹈魅力。錫伯族貝倫舞演出在央視頻端午特別節目直播中再次亮相,獲得社會廣泛關注。

錫伯族萬里戍邊260周年巡游活動貝倫舞表演

《大西遷》劇照

《守疆筑渠》劇照

《大西遷》劇照

在深入交流“遼傳”文聯的創新實踐與豐碩成果后,雙方進一步探討了跨區域文藝協作的廣闊前景?;趯ν苿由鐣髁x文藝繁榮發展的共同愿景,會上,雙方簽訂了《北京市文聯、沈陽市文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秴f議》簽訂后,京沈兩地文聯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推動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文聯、沈陽市文聯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會后,北京文聯調研參觀了學校實驗劇場、美術館、文創中心和影視樓虛擬制片工廠、實景演播廳、虛擬演播廳及黑匣子劇場等實訓場所。對學校硬件設施的先進性高度評價,認為這些設施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臺,對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文藝人才具有極大助力。馬新明對“遼傳”文聯的工作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遼傳”文聯工作站位很高,工作很實,碩果累累。

調研參觀美術館

調研參觀影視樓

調研參觀影視樓

馬新明對沈陽市文聯以文藝助力新時代沈陽全面振興,特別是積極推動高校文聯建設的經驗做法給予了稱贊。他介紹了北京市文聯的基本情況和工作思路,并表示,京沈兩地文聯合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和北京市對口合作工作部署的具體實踐,學習調研遼寧傳媒學院文聯的建設經驗也是探索文聯組織建設的重要舉措。他希望兩地文聯能在文化賦能、文藝創作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聯動、攜手共進、深化合作、共建共享,為文化強國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和東北全面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